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,请下载APP继续阅读。APP内容更加精彩,期待你的到来。点击确认开始下载。

第一章 入主关中(3)——定鼎长安(5 / 9)

定杨玄感叛乱,算是一员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。但是这个时候,卫文升已经七十七岁了。在听说李渊向长安进军的消息后,卫文升忧惧成疾,一病不起,从此就在家中养病,不再参与政事。

卫文升重病不起,代王杨侑年幼。所以,现在长安城中主持大局的,只有两个人: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、京兆郡丞骨仪。

对于这两个人,尤其是阴世师,李渊可以说是恨得咬牙切齿。为什么呢?因为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,阴世师为了威吓李氏宗亲,不仅杀了李渊留在长安的亲属,更加丧尽天良的是,挖了李家的祖坟。正因如此,李渊在攻陷长安之后,阴世师城破被杀,骨仪坐罪赐死。对于这两个人,李渊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宽恕。

虽然李渊这个时候已经将长安城团团包围,他已经占据着绝对的军事优势。只要李渊一声令下,二十万大军就会对长安城发起总攻,拿下长安根本没有任何悬念。可是,直到这一刻,李渊并没有急于攻城,他还是希望可以兵不血刃地占领长安。于是,李渊开始展开了政治攻势。

李渊展开了怎样的政治攻势呢?首先,李渊三令五申,严明军纪,根据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,“渊命各依壁垒,毋得入村落侵暴。”李渊规定,所有义军将士,一律不得擅离军营,不得进入附近村落侵扰农时,抢劫百姓财物。之所以要下达这条军令,非常简单,李渊这是在赚取民心,从内部瓦解敌人的心防。

在严明军纪的同时,李渊又派遣使者到城下,对卫文升等人喊话。大致意思是说,唐国公大兴义兵,并不反隋,只是要废昏立明,拥立代王杨侑为帝,依旧尊奉隋朝正统。所以,唐国公希望你们可以明白事理,打开城门,迎接唐国公大军入城,这样对大家都好,岂不美哉?

面对李渊主动发出的和平信号,长安城中的卫文升等人,有什么样的反应呢?当时,卫文升已经病入膏肓,主持大局的是阴世师和骨仪二人。他们两个当然不会向李渊投降,阴世师知道,自己不仅杀了李渊的亲人,还挖了李家的的祖坟,李渊恨透了自己,一旦投降,李渊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自己。所以,阴世师和骨仪拒绝了李渊的劝降,没有作任何答复,继续婴城自守,负隅顽抗。

和平占领长安的意图落空了,李渊觉得,只能用军事的手段,占领长安。大业十三年(617年)十月二十七日,李渊下达了总攻长安的命令,随后,二十万义军对长安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

与此同时,李渊与部下约定,“毋得犯七庙及代王、宗室,违者夷三族!”李渊告诉部下,攻克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