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,请下载APP继续阅读。APP内容更加精彩,期待你的到来。点击确认开始下载。

第五章 武举今功成,笑死不偿命(1 / 5)

?穆先生讲述的武举之路,听起来就很麻烦,不过楚瑜想了一想之后,还是决定试一试。

因为楚瑜知道,自己的确需要为在明代生活下去做一些“预科”学习,能有机会衣食无忧地蹲在一个安逸的环境里接受古文化的初步熏陶,对自己将来的路是很有裨益的。而且,武举这种路子有两个特点,一是通过武艺修习来强身健体,一是只需浅尝辄止的文化启蒙,这都和自己的“预科”学习毫无冲突,堪称是不谋而合。总之,即使自己最后无法成功中举,也只会有利无弊。不走这条路,难道去折腾四书五经去吗?

更何况,也许瞎猫碰上了死耗子,自己哪天走狗屎运真能中举,也不失是一条获取社会地位的法子啊。

师徒俩一拍即合,当天就开始实施。

而继承了傻子身体的好处之一,就是傻子的人际关系几乎为零,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和事情来打搅楚瑜的“预科”学习。

美妇后娘已经得到了亲生儿子的承荫权利,她自然懒得再处处为难继子,生活供应方面也做到基本满足,除了偶尔摆谱地要求楚瑜晨昏定省之外,寇回燕全心督导亲儿子徐堂的学习,并不来烦扰楚瑜师徒。而便宜老爹徐诤虽是职管祭祀的闲差,大部分时间却都得呆在太祖陵山上,一月之中回来不了几天。即使他偶尔回来了,也因为大儿子好容易康复的原因,对楚瑜并不严加约束,全权交与最信任的穆铁中负责教导,除了应穆先生之请帮楚瑜聘请了个小军官之外,并不过问。

至于新结识的嫡宗府三兄弟,来过一此,见到楚瑜被两个师傅日夜督学,也不好意思打搅。因此,东内院清静得很,楚瑜足不出户,心无旁骛。

岁月如梭,一晃四个月时间弹指而过,等到十二月初,楚瑜的预科学习取得了不小的成效。

首先是文化生活的常识方面。

穆先生不愧是饱学秀才,加上学其实有强悍的底子,楚瑜已经能认得准绝大部分繁体的日常用字,一笔正楷若慢慢写,也勉强可以去写写穷人家的春联了。同时,所谓读过《增广》会说话,看过《幼学》走天下,两本启蒙书在老师的辅导讲解之后,楚瑜对于古代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已有大概的认识。他又和货真价实的古人朝夕相处,耳濡目染一段时间,张嘴说出来的话,已经颇有貌似明代人的口吻。

即便是偶然透出些异类的奇怪感慨,众人也以为他傻气回袭罢了,只是嘱咐那神婆多来做做法事。

于强身健体这一项上,更是效果斐然。

四个月来,包括那个负责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