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周年庆典也过了,就不愿再多往里面投钱,所以这届颁奖典礼的效果一下子就比第二届差了很多,招致广泛的批评。
胡娴发现协办金像奖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今年就果断撤资,这颁奖典礼谁爱玩谁玩,反正她是不玩了。
徐可见林宥伦对此事很上心,还以为他是在担心钟楚虹拿不了金像影后,便开玩笑说:“林先生要是觉得这届金像奖办不成了太可惜,可以像胡娴那样把金像奖的协办资格弄过来,以你在影坛的号召力,从电影公司拉来赞助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吗?”
徐可只当这是一个玩笑,可林宥伦却认真了。他想要整合香港院线,无非就是为了捏住香港电影的“钱袋子”,如果再把金像奖搞到手,香港电影的“面子”便也是他说了算。要钱有钱,要脸有脸,这才是林宥伦的终极目标。
要完成对金像奖的“收编”,首先要搞定《电影双周刊》,偏偏这份杂志很难搞,不然也不会在后世停刊,按一位电影发行商的话来说:“你不用在《电影双周刊》上投广告,好的电影,你不花钱它也会说好,不好的电影,你花了钱它也说不好。”
林宥伦很喜欢这本杂志能够一直恪守“客观毒莉”的影评原则,亦觉得后世它的停刊有些可惜,就动了将其收入麾下的念头。
林宥伦出面直接去找《电影双周刊》肯定不合适,但他还挂着一个《明报》副主编的头衔,虽然不领工资不千事,可谁都知道金镛之后,《明报》就是他说了算。
当然现在林宥伦要做这事,还得先说服金镛。
“承办金像奖颁奖典礼?”隔日林宥伦在金镛办公室向他说起这事时,金镛一脸诧异的表情。
多年来《明报》一直在与胡娴的《星岛日报》和马家兄弟的《东方日报》争夺香港读者市场,星岛报业撤出金像奖的事情金镛也略有耳闻,他在这件事上的想法一开始是和林宥伦有分歧的。
金镛觉得,胡娴那种大手笔花钱都办不好金像奖,《明报》接手也未必能落得好,这声望不是那么好刷的。再说金镛对《明报》经营一直奉行着“勤俭持家”的传统,说白了就是有些小气,要他拿出钱来举办这样一场影坛盛事,他肯定是不答应。
林宥伦拍着胸脯保证说,钱的事情他解决,不需要《明报》出一分钱,只要把《明报》的旗号借给他用用就行。
金镛还是有些犹豫,林宥伦只好使出激将法。
《明报》与《星岛日报》的竞争中,金镛一直很自信,他常对入说,胡娴继承了一大笔遗产,是标